东莞市公路事务中心2020年工作总结
2020年是“十三五”和“十四五”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一年来,我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切实抓好行业中心工作和市委、市政府及市交通运输局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全面抓好市属城市道路和国省县道公路养护工作,圆满完成了“十三五”全国干线公路养护管理评价工作,加速推进了品质交通千日攻坚各项任务,进一步提升了道路精细化管理水平,全力优化了道路交通环境,助力“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建设。
圆满完成了迎国评任务,充分展示了东莞公路良好形象
2020年10月至11月,交通运输部组织开展了“十三五”全国干线公路养护管理评价工作(以下简称“迎国评”工作)。为全面做好我市“迎国评”工作,我中心在市“迎国评”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迅速制定了“迎国评”工作方案,成立了中心“迎国评”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并由各业务部室、单位组成了前期工作组、路面日常小维修工程组、专项维修工程组、路域整治协调组、资金保障组、内业资料整理组、宣传材料组等7个工作小组,分工落实各项“迎国评”工作,做到早谋划、早部署、早落实,全面推进“国评”涉及的路况提升整治、治理能力评价、路域环境整治、公众满意度评价等方面工作。在中心各部室、单位和工作小组的团结协作、真抓实干、攻坚克难下,最终圆满完成了“迎国评”工作任务,得到了上级部门和检查组的充分肯定。
一是提前完成了路况提升整治任务。在市政府和市品质交通千日攻坚指挥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成功争取将“十三五”迎国评普通国省干线公路路况提升整治工程列入应急工程实施,对我市辖区内G107、G220、G228三条国道实施提升整治,维修面积共约518502㎡,总投资约1.1亿元。经过我中心与道路建设中心的共同努力,克服时间紧、任务重、道路交通量大、施工作业面不足等客观困难,于2020年8月底提前完成了迎国评路况提升整治工程(对比省的要求提前了一个月)。同时,投入约2446万元对中心管养的6条省道开展了专项整治,由养护一部组织16个公路养护所在10月10日前顺利完成了6条省道重点路段的路况提升整治,以良好的路况水平迎接“十三五”干线公路养护管理评价工作。
二是出色完成了治理能力评价。结合市各职能部门分工,完善了市一级的养护管理治理能力评价分工,根据交通运输部下发的“治理能力评价表”完善整理备检资料,着力提升公路养护规范化管理水平。对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板块的迎国评治理能力评价要求,组织各业务部门、单位提前做好相关资料收集、查漏补缺工作,并加强与省“迎国评”工作组的沟通协调,做好我市治理能力评价线路的前期调研,确定检查点、备选点,全面做好治理能力评价各项工作。“迎国评”线路确定后,中心“迎国评”办公室、应急保障中心、桥梁隧道养护部及办公室等部门认真细致做好市迎检手册、各检查点展板等宣传资料准备工作,在检查组11月18日至19日莅临我市检查期间,出色地完成了治理能力评价。
三是主动协同做好了路域环境整治工作。围绕路域环境“八个无”的总目标,积极配合市“迎国评”工作小组开展广告标牌设施整治,穿城、镇、村路段整治,公路绿化景观整治,涉路违法行为整治,超限超载治理等。积极协调推动镇街园区和市有关部门排查整治影响路域环境的各类问题,协同市交通运输局加大对各镇街(园区)开展路域环境整治工作进度的检查督导力度,共整治国省县道沿线路域环境问题1042宗,如对省道S256厚街段的交通标志标线和交通安全设施进行了翻新修整,对公路沿线绿化景观进行了整治提升,以良好的路容路貌迎“国评”;进一步加强与属地镇街、交通执法单位的联动协作,在公路巡查中发现偷倒垃圾、污染损坏道路等影响路容路貌的问题,及时报送有关部门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公路环境。
全力以赴做好道路养护工作,进一步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2020年是我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的关键之年。一年来,我中心加大道路养护维修和保洁力度,加强文明施工管理,着力提升管养道路的路况质量和路容路貌水平,通过信息化手段进一步提升道路精细化管理水平,打造畅安舒美的道路交通环境,为我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应修尽修保障道路安全畅通。在日常养护工作中,按照轻重缓急统筹推进道路桥梁养护维修工作,对影响行人行车安全的病害做到应修尽修,保障“坑槽不过夜、跳车快调平”。经统计,2020年1月-12月,我中心共完成养护维修工程457项,资金合计约18272.56万元。其中,国省道共完成98项,合计约4799.27万元;县道共完成118项,合计约4889.85万元;市属城市道路共完成130项,合计约6456万元;桥梁、隧道共完成111项,合计约2127.44万元。
二是维护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按规范做好道路桥梁巡查养护工作,发现公交候车亭、桥梁护栏、公路防撞墙、雨水井、指示牌、标志标线等道路设施损坏问题,及时组织修复,维护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组织各公路养护所、保洁服务单位扎实做好国省县道公路保洁清扫工作,尤其是对主次干道、商业大街、镇街繁华路段,与高快速路、市政道路接驳路段等重点路段,加大道路清扫、冲洗及洒水频次,对公路卫生死角、清扫车保洁盲区,加强人工清扫保洁力度,切实提升公路保洁质量,保持良好的路容路貌;督促养护单位、施工单位加强养护维修工程、公路大修工程文明施工管理,落实安全警示标志标牌设置、错峰作业、施工防尘降噪等文明施工措施,做好现场交通疏导工作,保障施工现场环境整洁有序,为我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构建良好的道路环境。
三是以信息化手段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按照智慧交通建设要求,我中心已完成公路信息化系统建设,系统于2020年10月起正式运行,主要应用于公路巡查、养护维修工程管理、桥梁边坡隧道及水浸点监测等方面,通过信息化手段助力提升道路养护精细化水平。同时,我中心积极推进道路非现场执法点建设,计划在全市范围建设25个道路非现场执法点,形成全市主干道路非现场执法监管一张网,有效震慑和打击超限超载等违法行为。
(三)积极落实市重点工作任务,加速推进品质交通千日攻坚行动
2020年,我中心负责的项目共33个,其中,列入市民生项目8个,列入市品质交通千日攻坚行动的项目共22个(其中在建项目1个、筹建项目6个、非建设类或前期研究项目15个)。2020年以来,我中心扎实推进市民生项目和品质交通千日攻坚等各项重点工作任务,加强项目质量监管和进度管理,大力推动项目建设提质提速增效。
一是重点项目建设高效推进。2020年1至12月,我中心负责实施的10个在建项目共完成工程量约40477.26万元。其中,S357莞惠公路樟木头至谢岗段路面大修工程完成约28527万元(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33%),并于2020年10月底全额完成了抗疫特别国债支付任务。市主干公路交通堵塞点改造工程噪声防治措施、X246茶山中学桥等5座桥梁维修加固工程和X231塘厦镇林村跨铁路桥梁修复工程已于5月底完工;蓝天保卫战限行禁令标识项目己于6月底完工,X883莲湖路跨线桥美化工程和“十三五”迎国评普通国省干线公路路况提升整治应急工程已于8月底完工,其余S120线石碣大桥和崇焕路7号桥等2座桥梁修复工程等3项工程正有序推进中。
二是“四好农村路”建设成效显著。根据省下达的任务,我市2018年-2020年需完成“四好农村路”公路提档升级任务共214公里。我市已完成沙土路改造44.67公里、等外路改造83.3公里,86.03公里的低等路提档升级任务,列入2020年市政府一号文重点工作推进,截止2020年12月底,我市超额完成了90.211公里低等路提档升级任务,完成率达105%。危桥改造方面,我市已全面完成省下达的17座农村公路危桥改造任务。
三是项目前期工作有序开展。2020年以来,我中心采取倒排节点计划、挂图作战、加强协调督办和建立通报机制等有力措施,加快推动品质交通千日攻坚任务中的其他筹建项目和前期研究类项目。其中,道路养护精细化指引(非建设类项目)已于2020年9月完成了初稿编制,并根据各有关部门的意见进行了修改完善,待市品质交通千日攻坚总指挥部研究同意后定稿;其余15个前期研究项目均已完成工可初稿;纳入市财政三年优先保障计划的X239线谢常路及延长线(X239谢岗段)升级改造工程、振安路升级改造工程已完成初步设计评审和修编,设计施工及监理招标文件已定稿,基本按节点计划推进,省道256、358受穗莞深城际轨道占道施工影响路段恢复工程已完成中标公示与开工准备工作。
(四)抓实抓稳安全保障工作,巩固安全生产发展局面
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市交通运输局的统一部署要求,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加强落实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道路三防工作和应急保障能力建设,确保了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一是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手抓。严格按照省、市防疫工作要求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督促养护单位、施工和监理单位编制应急预案和防控预案,对在岗从业人员实行实名信息登记和健康申报登记,认真做好安全防疫、复工复产系列工作。中心领导带头组织开展复工复产安全督查,现场检查督导政府采购服务单位落实防疫措施、推进安全复工的情况,帮助其协调解决务工人员返岗交通,防疫物资和施工物料、机械等问题,为复工复产创造条件。二是加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中心应急安全部牵头七个安全生产检查小组按职责分工落实好安全生产检查工作,重点加强了养护作业、在建工程、桥梁隧道、边坡、易涝点、标志标线、有限空间作业、公交候车亭和大型广告牌等隐患排查治理。截至2020年12月底,共排查发现一般安全隐患1139处,其中已完成整改1029处;排查风险点、危险源共57处,已督促责任部门做好防范措施,全部处于可控状态。三是保障道路安全度汛。2020年,我市降雨总量多,防汛工作压力大,给我们道路安全保畅通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我中心上下团结一致,充分发挥了公路人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扎实做好道路三防工作,全面落实各项防御和应急处置措施。据统计,2020年汛期以来,我中心共出动人员约达12704人次,投入养护作业车辆及应急抢险机械设备约4159台次,疏通水浸点约808处,完成路面坑槽修补约27928平方米,保障了道路行车安全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四是加强应急处置工作。健全完善安全生产预测预警和应急协调联动机制,按照市委、市政府有关分级响应、值班值守工作要求,严格执行领导带班、24小时专人值班等规定,确保遇突发情况能快速有效处置;加强应急演练工作,2020年组织开展了隧道抢险、公路山体滑坡、在建工程防汛防洪、深基坑坍塌等演练共19次,进一步提高了基层一线工作人员安全作业、事故防范和应急抢险能力。
在抓好以上主要工作的同时,我中心还注重做好精准扶贫、计划财务、桥隧监测、应急保障、后勤服务、政务公开、信访保密、宣传报道、档案管理、交通战备等其他工作,有力推动了中心各项工作全面协调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